鋼包引流砂燒結與鋼包自動開澆率提升研究進展
鄧志銀1,2,彭朋3,朱苗勇1,2
(1. 東北大學多金屬共生礦生態(tài)化冶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遼寧 沈陽 110819;
2. 東北大學冶金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9;3.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 200240)
摘要:為了提升鋼包自動開澆率,總結了鋼包引流砂燒結的研究與工業(yè)實踐成果,闡述了引流砂的燒結性能、鋼包自動開澆的影響因素及提升措施,重點關注了不同材質引流砂的燒結機理和鋼液對引流砂燒結的作用機制。不同材質引流砂的燒結結構類似,一般分為燒結層(包括部分燒結層)和未燒結層。引流砂的實際燒結層很薄,而且絕大多數(shù)引流砂會呈現(xiàn)未燒結的狀態(tài)。引流砂的燒結過程主要是液相的演變過程,燒結過程生成的液相越多,引流砂燒結越嚴重。合理控制燒結過程的液相生成和燒結厚度是提升合金鋼鋼包自動開澆率的關鍵。引流砂的成分和粒度、鋼液的作用以及溫度和停留時間等因素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主要因素。鋼液會參與引流砂的燒結過程,使砂中形成更多的液相,從而加速引流砂的燒結,因而引流砂的開發(fā)不能忽略鋼液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在常規(guī)鋼種生產(chǎn)中,鉻質引流砂可獲得很高的鋼包自動開澆率。對于合金元素(特別是錳和鋁)含量很高的鋼種,現(xiàn)有鉻質引流砂和鋯質引流砂的使用效果還不夠理想,還需要研發(fā)新型引流砂來抑制鋼液與引流砂的過度作用,以提高鋼包自動開澆率。
關鍵詞:引流砂;燒結;自動開澆;液相;鉻鐵礦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0449-749X(2022)01-0001-12
State of art in study on sintering of ladle filler sands and improvement of ladle free-opening rate
DENG Zhi-yin1,2,PENG Peng3,ZHU Miao-yong1,2
(1. Key Laboratory for Ecological Metallurgy of Multimetallic Min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Liaoning, China;2. School of Metallurg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Liaoning, China;3.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oxygen lancing when teeming, the studies on the sintering of ladle filler sands and the practices on ladle free-opening are summarized. The sintering properties of filler sand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adle free-opening as well as its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introduced, while the sinter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ler sands and the effect of liquid steel on sinter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s reported, the sintering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ler sands are very similar, and generally divided into sintered layer (including partial sintered layer) and non-sintered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sintered layer is quite thin, while most of the sand grains are non-sintered. The formation of the liquid phase is the key to the sintering of ladle filler sands, and more liquid generation would result in serious sintering. Proper control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iquid phase in ladle filler sand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intered layer is crucial for the teeming of alloyed steels.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size of filler sands, steel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s well as holding time ar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to improve ladle free-opening rate. Liquid steel is involved in the sintering process and enhances the formation of the liquid phase, accelerating the sin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kind of filler sands should take the steel composition into account. In general, conventional chromite-based filler sands can obtain a high free-opening rate during the teeming of conventional steel grades. In case of the steel grades containing high contents of alloys (especially Mn and Al), the application result of the chromite-based and zircon-based filler sands is unsatisfied, and new types of ladle filler sands are required to restrain the acceleration of liquid steel on the sintering and improve the ladle free-opening rate.
Key words:filler sand; sintering; free-opening; liquid phase; chromite
鋼包引流砂需填充在鋼包座磚中隔離鋼液和滑板,以起到保護滑板的作用。座磚頂部的引流砂會在鋼液高溫作用下開始燒結。當打開滑板時,下部疏松的引流砂會自動流出,頂部的燒結層也會在鋼液靜壓下的作用下破裂,并使鋼液隨之流出。這一過程即鋼包自動開澆。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鋼包不能自動開澆的情況,鋼鐵企業(yè)不得不采用燒氧來補救,以去除堵塞的引流砂。實際上,燒氧過程不僅會嚴重惡化鋼液的潔凈度,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也會影響生產(chǎn)效率。因此,各鋼鐵企業(yè)均重視提升鋼包的自動開澆率,并以100%的自動開澆率為最終目標。
很多學者和技術人員研究分析了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率的各種因素,并獲得了鋼包不能自動開澆的3種機理:引流砂的燒結層過厚;引流砂上面的鋼液冷凝且形成的凝固層過厚;鋼液滲透進入引流砂。通常,引流砂燒結過重被認為是鋼包不能自動開澆的主要原因。因此,學者們重點關注了引流砂的各種特性(如耐火度、成分、粒度分布及堆積密度等)對其燒結的影響。這些研究中,絕大多數(shù)研究只考慮了引流砂自身的燒結,也有少部分研究了引流砂與鋼液的相互作用。學者和技術人員對引流砂燒結行為仍然缺乏統(tǒng)一的認識。此外,在工業(yè)實踐中,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各種因素大多數(shù)是基于生產(chǎn)數(shù)據(jù)總結得到的,人們對部分因素的影響機理認識尚不深入。
近年來,本文作者針對不同材質引流砂開展了研究,重點考察了引流砂與鋼液的相互作用,不僅發(fā)現(xiàn)鋼液對引流砂燒結行為的影響重大,而且還發(fā)現(xiàn)引流砂與鋼液的反應產(chǎn)物會形成鋼中大型夾雜物而難以去除。本文總結介紹國內外有關引流砂燒結的研究以及提升鋼包自動開澆率的工業(yè)實踐成果,重點闡述引流砂的燒結機理和鋼液的作用機制,為提升鋼包的自動開澆率提供方向和指導。
1鋼包引流砂性能與結構
1.1引流砂基本性能
引流砂的理化性能主要包括:顆粒形狀與粒度、燒結性、抗鋼液滲透性、導熱性、熱膨脹性等。通常,鋼包引流砂應具備以下基本性能。
(1)合適的燒結性能。燒結程度過高會導致燒結層太厚導致鋼水靜壓力難以沖破;燒結程度過低則可能導致引流砂上浮,或導致鋼水滲入形成凝鋼,不利于鋼包自動開澆。
(2)良好的流動性。引流砂使用過程中承受的鋼液靜壓力較大,良好的流動性可以避免繃料。
(3)合理的尺寸效應。在高溫作用下,引流砂應避免出現(xiàn)無法自動下落或無法支撐上部材料的情況。
(4)穩(wěn)定的化學性能。在高溫作用下,引流砂應不與水口耐火材料發(fā)生反應,同時能抵抗鋼液和熔渣的滲透和侵蝕。
1.2引流砂材質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引流砂主要包括硅質、鉻質、鋯質和鎂質等幾類。
硅質引流砂以石英砂為原料,添加部分堿性長石等添加劑混合制成。硅質引流砂價格低廉,抗鋼液滲透能力強,自動開澆率高,實際應用廣泛,目前的使用比例約為20%~30%。硅質引流砂在高溫下會出現(xiàn)較大的體積膨脹,導致流動性降低,同時由于呈酸性,會影響中間包壽命。
鉻質引流砂的主要原料為鉻鐵礦和石英砂,其密度大,熔點高,流動性好,耐火度高,具有很強的抗鋼液滲透性,與鋼水長時間接觸仍能保持高自動開澆率。目前,鉻質引流砂被大多數(shù)鋼廠普遍使用,使用比例約為50%。
鋯質引流砂以鋯英石為主原料,顆粒呈圓形,具有熱膨脹率低、導熱性好、密度大、抗鋼水滲透能力強、穩(wěn)定性好等優(yōu)點,其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鋼包引流砂材料。由于價格高昂,鋯質引流砂在現(xiàn)場使用較少。
鎂質引流砂則較為廉價,常使用在模鑄工藝中。其以鎂橄欖石為主要原料,具有熔點高、導熱率低、相變膨脹小、化學性能穩(wěn)定以及抗金屬氧化物侵蝕能力強等特點。這類引流砂在連鑄工藝的自動開澆率較低,目前鋼廠的使用比例為15%~20%。4種引流砂的使用性能對比見表1。
1.3引流砂燒結結構
羅德康等提出引流砂燒結呈現(xiàn)2層結構:第1層為燒結層;第2層則是原有引流砂。Garlick C 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材質的引流砂具有相似的3層燒結結構:最上層為燒結層,該層引流砂與鋼液直接接觸,并具有一定強度和厚度;中間為半燒結層(部分燒結層);最下部為低溫區(qū),為與常溫狀態(tài)下相同的疏松層。對于不同材質的引流砂,燒結時區(qū)別主要為于各層相對厚度不同。
實際上,引流砂的導熱系數(shù)較小,引流砂的溫度隨著與鋼液的距離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引流砂的燒結層(包括部分燒結層)會很薄,而且絕大多數(shù)引流砂會呈現(xiàn)未燒結的狀態(tài)。鉻質引流砂的燒結實際照片、示意圖以及工業(yè)實測溫度分布 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與鋼液接觸的燒結層非常致密,其厚度僅為1 mm左右,在此之下的燒結層則開始出現(xiàn)較多的孔洞。此外,如圖1(c)所示,鋼包座磚附近的引流砂的實測溫度已經(jīng)低于1 200 ℃,在此溫度下引流砂很難燒結。由此可見,得到合理的燒結層厚度是實現(xiàn)鋼包自動開澆的關鍵。
2 鋼包引流砂燒結機理
2.1硅質引流砂燒結
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硅質引流砂燒結過程中,砂中的堿性長石最先開始熔化,并將周圍的石英顆粒黏結成塊狀。Kobayashi Y 等分析了不同燒結溫度條件下砂中的物相變化,其結果如圖2所示。由于堿性長石的熔點為1 150 ℃,因此硅質引流砂在高于此溫度時開始生成液相而燒結。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SiO2逐漸溶解在液相中,液相中的Al2O3、Na2O及K2O等比例明顯降低,且液相比例不斷增加,引流砂燒結程度隨之加劇。
2.2鉻質引流砂燒結
Tomba A G 等研究鉻質引流砂燒結時發(fā)現(xiàn),鉻鐵礦顆粒與石英顆粒周圍存在硅酸鹽液相,推測這可能是由于石英的熔化。作者的研究則證明了液相的形成與石英相的溶解密切相關。鉻質引流砂在不同燒結時間條件下的燒結物相和形貌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隨著燒結時間的延長,引流砂中的液相不斷增加,而石英相不斷減少,甚至完全溶解(圖3(c))。鉻鐵礦與石英顆粒之間的化學反應是鉻質引流砂燒結的主要機理。鉻鐵礦相與石英相反應生成液相的證據(jù)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鉻鐵礦顆粒中的氧化物(FeO、Al2O3及MgO)在燒結過程中不斷向邊界擴散并與石英(SiO2)反應生成SiO2-FeO-Al2O3-MgO系液相。這些液相將鉻鐵礦和石英顆粒黏結在一起,從而引起鉻質引流砂燒結。
2.3鋯質引流砂燒結
文獻指出,鋯英石在高溫下會分解成氧化鋯和富SiO2玻璃相。Wessel R L 等研究發(fā)現(xiàn)鋯英石中存在十字石[Fe2Al9O7(SiO4)4(OH)]低熔點雜質,其含量過高會導致鋯質引流砂過分燒結。Cox F X 等發(fā)現(xiàn)鋯質引流砂燒結后,鋯英石顆粒被一層極薄的SiO2玻璃相黏結起來,他們認為該玻璃相源于砂中少量石英顆粒的熔化以及鋯英石顆粒自身的分解。引流砂中的雜質會與石英反應生成復雜的硅酸鹽,同時促進鋯英石的分解形成更多黏結相,從而加劇引流砂燒結。此外,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鋯質引流砂中的莫來石顆粒同樣會與鋯英石反應生成液相和氧化鋯,且由鋯英石分解產(chǎn)生的細小氧化鋯在液相中大量析出,如圖5所示。
從硅質、鉻質和鋯質引流砂的燒結機理可以看出,引流砂的燒結過程主要是液相的演變過程。引流砂顆粒自身的熔化或者顆粒之間發(fā)生反應生成液相是各類引流砂燒結的共同機理。燒結過程生成的液相越多,引流砂燒結越嚴重。因此,要控制引流砂過度燒結,應該合理控制液相的生成。
3 鋼包自動開澆影響因素
3.1引流砂的影響
引流砂性能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重要因素。就引流砂自身而言,造成鋼包無法自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引流砂的燒結層過厚,導致鋼液靜壓力無法將其沖破;(2)鋼液滲入引流砂顆粒之間并凝固形成高強度的鋼砂混凝層;(3)引流砂流動性下降,開澆時無法自動流出。以上原因主要涉及引流砂的成分、粒度和水含量等參數(shù)。
3.1.1引流砂成分
引流砂的成分與引流砂的燒結性能密切相關。引流砂材質不同,燒結性能也不同。學者指出,硅質引流砂中的石英砂純度和堿性長石含量會影響硅質引流砂的燒結性能。適量的長石有利于抑制硅質引流砂體積膨脹,提高抗鋼水滲透性,但長石過多則會引起引流砂過度燒結,反而降低自開率。如前文所述,鉻質引流砂的使用性能優(yōu)于硅質引流砂,這是由于高溫條件下鉻質引流砂燒結產(chǎn)生的液相更少。研究發(fā)現(xiàn),鉻鐵礦與石英砂配比對鉻質引流砂的燒結性能有明顯的影響。砂中石英含量越高,燒結產(chǎn)生的液相越多,燒結越致密。此外,合適的鉻鐵礦與石英砂配比還可以提升引流砂的流動性能。此外,鉻鐵礦砂的成分(如Cr2O3和FeO含量)也會影響引流砂的使用效果。
Garlick C等指出引流砂成分的改變還會引起其導熱系數(shù)的變化,從而影響水口內引流砂的溫度場。何毅和JIANG Z H 等指出,在相同溫度下,不同材質引流砂導熱系數(shù)的關系為鉻質>鎂質>硅質。通常引流砂導熱系數(shù)越大,其形成的燒結層越厚,越不利于自動開澆。
同時,向砂中添加一定的石墨用作潤滑劑,降低引流砂自身與座磚內壁間的摩擦力,可以有效提高引流砂的流動性。盡管如此,過多石墨加入會導致引流砂出現(xiàn)明顯的偏析,反而降低了引流砂流動性。此外,添加石墨還會降低引流砂的導熱系數(shù),且石墨不與鋼液或熔渣潤濕,可以有效阻止鋼液的侵蝕和滲透。
3.1.2粒度
引流砂粒度主要影響引流砂的反應界面、流動性和導熱系數(shù)。引流砂細小的粒徑導致了更大的接觸界面,有利于引流砂燒結行為的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硅質引流砂粒度減小后,燒結程度顯著提升,液相區(qū)面積更大,液相中SiO2含量也更高。同樣,鉻質引流砂中石英顆粒越細小,燒結產(chǎn)生的液相越多,燒結越致密。此外,唐萍和占海濤等指出,引流砂顆粒越圓潤,粒度分布越均勻,體積密度越大,其流動性越好;而Farshidfar F 等則認為較廣的粒度分布可以提高引流砂的流動性能。何毅和JIANG Z H等指出粒度是影響引流砂導熱系數(shù)的關鍵,增大粒度會使導熱系數(shù)減小。
3.1.3水含量
Seixas M L和劉鋒等研究發(fā)現(xiàn),引流砂水含量直接影響引流砂的燒結層強度及致密度。水含量越高,加熱時水蒸發(fā)產(chǎn)生的蒸汽量就越多,向外膨脹越嚴重,燒結結構也就越松散,更容易導致鋼液滲入引流砂顆粒間,影響鋼包自動開澆。
特別地,作者研究鉻質引流砂的燒結行為時發(fā)現(xiàn),鋼液很難滲入鉻質引流砂的燒結層。實際上,圖1(a)就是一個證據(jù)。因此,作者更傾向于引流砂的燒結層過厚而導致鋼包無法自動開澆。
3.2鋼種的影響
隨著冶煉鋼種的不同,鋼包自動開澆率也存在差異。冶金工作者依據(jù)生產(chǎn)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液相線溫度高和合金加入量大的鋼種鋼包自動開澆率通常較低。Balajee S R 等提出,碳含量高的鋼種自動開澆率較高。秦祖宏等發(fā)現(xiàn)鋼包自開率隨錳含量升高而降低,且鉻和鉬等元素會加劇鋼包自開率降低。Kovacˇicˇ M 等指出,鋼中鋁含量和錳含量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指出,這些結論大多數(shù)是基于生產(chǎn)數(shù)據(jù)得到,尚未提及具體的影響機理。
羅德康等指出鋼液作用下的硅質引流砂燒結結構與無鋼液作用的結構類似。不同的是,距離鋼液-引流砂界面越近,引流砂中的玻璃相越多,同時SiO2固體顆粒減少,并且不再保持晶體狀態(tài)。此外,Garlick C 等發(fā)現(xiàn),鋼液-硅質引流砂界面附近的SiO2顆粒被硅酸鋁錳液相黏結在一起。由于初始引流砂中并沒有錳元素,因此他們認為液相中的MnO可能來自鋼液中錳。
作者考察了不同鋼液對鉻質引流砂燒結的影響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單獨燒結的引流砂,即使是與純鐵液接觸的引流砂,砂中生成的液相更多,其燒結程度也明顯更高,如圖6所示。這說明,鋼液促進了引流砂中液相的生成,從而加劇了引流砂的燒結。通常含有較高錳含量和鋁含量的鋼種會促使引流砂生成更多的液相。為了進一步揭示鋼液的作用機理,本文作者分析了引流砂中的元素分布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若鋼液中含有較高錳和鋁,引流砂中液相則含有較高的MnO和Al2O3。這表明液-液反應是鋼液與引流砂的主要反應行為。由于引流砂中并不含MnO,因而液相中的MnO來自引流砂與鋼液的反應。此外,液相中的Al2O3相比鉻鐵礦中Al2O3有升高趨勢,這說明鋼液中的鋁元素也參與了反應從而生成更多的Al2O3。鋼液作用過程見式(1)和式(2)。特別地,對于純鐵液,式(3)也被驗證是可以發(fā)生的,從而使液相中的FeO含量增加。液相中這些氧化物增加很可能降低了液相線溫度,這是鋼液與引流砂反應促進液相形成的關鍵。
此外,作者還研究了鋼液對鋯質引流砂的作用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與鉻質引流砂類似,鋼液中的錳元素和鋁元素甚至是鐵元素都會參與鋯質引流砂的燒結行為,從而生成更多的液相,并加劇引流砂的燒結。由于鋯質引流砂不含F(xiàn)eO,因此式(4)成為液相中生成MnO的主要化學反應。鋼中的錳含量顯著影響鋯質引流砂的燒結。同時,因引流砂中含有較多莫來石顆粒,在常規(guī)鋼種鋁含量條件下,式(2)的作用則相對較弱。
綜上所述,鋼種對引流砂的燒結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硅質,還是鉻質引流砂,甚至鋯質引流砂,鋼液中的錳元素均會使引流砂中生成更多的液相,嚴重加劇引流砂的燒結。同樣也可以推測,若鋼液中含有過高的鋁含量,鋼液的作用也會更加明顯。這些影響機理研究很好地解釋了生產(chǎn)現(xiàn)象。同時也可以看到,忽略鋼液的作用來評價引流砂的燒結性能很可能會使引流砂的使用效果受到限制。對于錳含量和鋁含量均較高的鋼種,需要研發(fā)新型引流砂來抑制鋼液與引流砂的作用,才能獲得適宜的燒結性能,提高鋼包的自動開澆率。
3.3鋼包條件的影響
鋼包條件包括鋼包尺寸、周轉狀況以及座磚和水口的結構、材質和位置等。通常鋼包越小,鋼液靜壓力越小,越不利于自動開澆。正常周轉包的自動開澆率也明顯高于非周轉包。非周轉包溫度較低,鋼液易在水口形成冷凝鋼堵塞水口,同時也會導致引流砂部分熔化層凝固,增加了燒結層厚度。
座磚和水口的結構直接影響引流砂能否順利流出。鄭仁和等通過改進座磚形狀有效提高了鋼包自動開澆率和水口壽命。蘇樹紅等指出,改進座磚錐度和座磚內徑與高的比值可以改善引流砂流動狀態(tài)。實踐表明,鋼包水口形狀由階梯形改變?yōu)殄F形或流線形,有利于引流砂順利下落,自動開澆率得到顯著提升。水口直徑也會影響鋼包自開率,水口直徑過小會導致引流砂流動性受限,不利于自動開澆。
Cathcart C R 等指出,座磚的材質直接影響引流砂的附著情況。傳統(tǒng)剛玉材質座磚易與引流砂發(fā)生反應形成結瘤;鋁碳質座磚幾乎不與引流砂反應,能有效避免座磚及水口內壁結瘤,自動開澆率較高。Shiotani K 等則使用不燒Mg-C質座磚代替原有燒成鋯質座磚,顯著提高了鋼包自動開澆率。
座磚的位置同樣影響鋼包的自動開澆。當鋼包座磚位于出鋼注流的邊緣,出鋼注流會沖毀引流砂丘,導致鋼液進入水口凝固,影響自動開澆;且出鋼前后加入的脫氧劑和合金落入引流砂破壞引流砂丘形狀,或黏結在水口座磚附近,影響包底鋼液順利流出。黃燕飛等將出鋼口的安放角度進行一定的偏移,可以顯著提高鋼包自動開澆率。此外,當座磚與包底位置相平時,鋼包底部無死區(qū),吹氬過程中底部鋼水循環(huán)充分,不易在水口結成冷鋼,有利于鋼包自動開澆。座磚高于或低于包底時,均不利于自動開澆。
3.4操作條件的影響
3.4.1溫度
研究表明,引流砂燒結產(chǎn)生的液相比例與溫度變化密切相關。溫度升高加速了傳質和界面反應,從而加速燒結。隨著溫度升高,液相比例會顯著增大,液相的成分也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如圖8所示。此外,出鋼溫度同樣影響自動開澆。出鋼溫度越高,引流砂燒結層越厚,開澆時鋼液就越難將其沖破。當溫度過低時,引流砂表面無法形成致密完整的燒結層,鋼液易滲入引流砂顆粒間形成鋼砂混凝體。
3.4.2停留時間
Chien Y T 等發(fā)現(xiàn),停留時間長會導致引流砂呈現(xiàn)出致密化傾向。Cathcart C R 等認為,出鋼到開澆的時間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率的最重要因素,這段時間決定著引流砂燒結層厚度與強度。作者從機理上分析了停留時間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延長,引流砂中的液相不斷增加,引流砂燒結也越來越嚴重。引流砂液相的生成進一步改善了反應動力學條件,使燒結反應加速。
Balajee S R 等和Bergman 則認為,座磚部位鋼液結殼是影響自動開澆的重要因素,鋼包停留時間與此緊密相關。Balajee S R等發(fā)現(xiàn),當鋼包停留時間超過80 min后,鉻質引流砂開澆率開始下降;當精煉結束到開澆的時間超過20 min,自開率就會嚴重降低,這一時間決定了砂丘上形成的凝鋼殼厚度。鋼包攪拌可以均勻溫度從而降低座磚上凝鋼的厚度,但時間過長則會導致鋼液滲透,反而降低自動開澆率。Wessel R L等也提出縮短鋼包的停留時間以及適當攪拌鋼液對自動開澆至關重要。國內很多鋼廠在生產(chǎn)中也提出了提高鋼包周轉效率,縮短鋼包停留時間的要求。
3.4.3鋼包清理
鋼包清理是鋼包熱修作業(yè)的重要內容。若鋼包清理不干凈,包內以及水口內部仍有殘渣。這些殘渣會在鋼包烘烤時熔化并流入水口。加入引流砂時,回流液渣在水口下部形成強度較大的冷渣層,堵塞水口,不利于鋼包水口自動開澆。唐貴川等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帶渣鋼包自動開澆率遠低于同期正常值,鋼渣回流對自動開澆影響極為惡劣。此外,鋼包熱修作業(yè)中,如果不及時清理填補滑板和水口縫隙的殘余火泥,其在高溫作用下也會堵塞水口,對鋼包自動開澆產(chǎn)生不利影響。
3.4.4加砂操作
裝入引流砂一般會出現(xiàn)圖9所示的3種堆積狀態(tài)。引流砂的填充狀態(tài)與引流砂加入量密切相關。引流砂加入量過多會造成浪費,引流砂加入量不足則不能填滿水口,鋼液進入后冷凝會阻塞水口,無法自動開澆。合理的引流砂加入量使水口填充飽滿,形成理想的蘑菇狀,如圖9(a)所示。生產(chǎn)實踐證明,蘑菇狀填充狀態(tài)可以有效提高鋼包自動開澆率。
引流砂加入方式對引流砂填充狀態(tài)有很大影響,目前引流砂主要通過人工投擲、導管灌裝、機械投放以及倒灌等幾種方式加入。人工投擲的方式在國內鋼廠廣泛使用,但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生產(chǎn)中很難保證引流砂使水口填實灌滿,包裝袋與引流砂黏連也嚴重影響引流砂的流動性。為避免人工投擲方式的弊端,目前很多鋼廠利用長導管漏斗從上部使引流砂流下,這保證了引流砂投放的準確性,降低了引流砂消耗。一些鋼廠還開發(fā)了機械設備用于投放引流砂,機械設備使引流砂投放更加精準。
4 鋼包自動開澆率提升措施
4.1優(yōu)化引流砂性能
從前文可以看出,引流砂的使用性能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率的最核心因素。由于硅質引流砂自開率較低,目前已被許多鋼廠淘汰,鉻質引流砂成為使用最為普遍的引流砂。盡管如此,若引流砂的成分不同、粒度不同、水含量不同,鉻質引流砂的燒結性、流動性、熱膨脹性和抗鋼水滲透性等仍然會有差異。特別地,引流砂的燒結性能還與鋼種密切相關:一方面,鋼液的成分會參與引流砂的燒結過程,另一方面鋼種的冶煉工藝(如溫度和停留時間)也會影響引流砂的燒結效果。為此,提升引流砂的使用性能要結合具體的鋼種(或某一類鋼種)進行優(yōu)化,忽略鋼液的加速作用則難以達到理想的應用效果。對于鉻質引流砂,可以考慮調整鉻鐵礦砂和石英砂的比例,選擇合理的粒度配比,盡量使用圓潤的顆粒,同時保證引流砂質量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優(yōu)化后的鉻質引流砂在常規(guī)鋼種生產(chǎn)中即可獲得很高的鋼包自動開澆率。對于合金元素(特別是錳和鋁)含量很高的鋼種,現(xiàn)有鉻質引流砂和鋯質引流砂的使用效果還不夠理想,還需要研發(fā)新型引流砂來抑制鋼液與引流砂的過度作用,從而提高鋼包的自動開澆率。
4.2改進操作工藝
溫度和停留時間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主要操作因素。因此,在生產(chǎn)過程中應以連鑄為中心,合理組織生產(chǎn),加強對鋼液溫度和停留時間的管理和控制,盡量減少各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浪費,提高鋼包周轉效率,避免過高的溫度和過長的停留時間。同時,需制定工藝技術規(guī)程,規(guī)范鋼包和水口清理操作,保證清理后的水口內部光滑無毛刺;檢查水口座磚是否過度侵蝕或開裂,避免引起鋼液滲透;規(guī)范加砂操作,采用專用導管或機械投砂裝置完成引流砂灌裝,確保引流砂在水口內填充飽滿,并呈蘑菇狀;規(guī)范出鋼脫氧劑、合金和渣料等的加入制度,避免破壞引流砂的堆積狀態(tài)。此外,引流砂應采用防潮包裝,在使用前也應進行烘烤。
4.3改進鋼包條件
鋼包條件的改進主要是提高周轉紅包的比例,優(yōu)化水口和座磚的結構、材質和位置等,主要措施包括:非周轉包要做好鋼包烘烤工作,盡可能提高包底的溫度,且應盡量縮短熱修時間,減少鋼包熱損失;采用合適材質(如MgO-C質)的水口和座磚,避免與引流砂反應,降低內壁結瘤;優(yōu)化水口座磚內部形狀,對于喇叭口狀座磚,縮短頸部長度,增大喇叭口深度;采用流線形水口,適當增大水口直徑;調整水口座磚的位置,確保座磚與包底相平,并避開出鋼注流區(qū)。此外,為避免座磚與水口內殘留焦油和瀝青等的影響,新更換的滑板及水口座磚應先進行烘烤,或采用沒有油浸的生產(chǎn)工藝。
5 結論
(1)不同材質的引流砂燒結的結構類似。引流砂的實際燒結層(包括部分燒結層)會很薄,而且絕大多數(shù)引流砂會呈現(xiàn)未燒結的狀態(tài)。得到合理的燒結層厚度是實現(xiàn)鋼包自動開澆的關鍵。
(2)不同材質的引流砂的燒結過程主要是液相的演變過程,引流砂顆粒自身的熔化或者顆粒之間發(fā)生反應從而生成液相是燒結的共同機理。燒結過程生成的液相越多,引流砂燒結越嚴重。要控制引流砂過度燒結,應該合理控制液相的生成。
(3)引流砂的成分和粒度、鋼液的作用以及溫度和停留時間等因素是影響鋼包自動開澆的主要因素。為提高鋼包自動開澆率,引流砂的性能首先需滿足需求,且生產(chǎn)過程需加強對鋼液溫度和停留時間的管控,提高周轉紅包的比例,還需考慮水口和座磚的結構、材質和位置等。
(4)鋼液會參與引流砂的燒結過程,因而優(yōu)化引流砂的使用性能不能忽略具體的鋼種成分。對于合金元素(特別是錳和鋁)含量很高的鋼種,還需要研發(fā)新型引流砂來抑制鋼液與引流砂的過度作用,從而提高鋼包的自動開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