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38CrMoAl是含鋁氮化鋼,經(jīng)滲氮化學處理后,鋼的氮化層中形成氮化鋁(AlN),通過AlN的彌散硬化作用可以提高鋼材的表面硬度和強度,同時所形成的氮化物熱穩(wěn)定性也很高,一般在600℃~650℃時仍能保持一定的硬度。所以38CrMoAl通常用來制造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如汽缸套、齒輪、高壓閥門、蝸桿和磨床主軸等。 38CrMoAl鋼是不易冶煉、連鑄的鋼種,鋁是38CrMoAl鋼中的主要成分,由于鋁極易氧化,在冶煉時具有熔點低(660℃)、比重小(2.68g/cm3)、不易加入等特點,冶煉收得率極不穩(wěn)定,成分不合格率較高。以前多采用EAF+LF+VD+Ingot工藝,為保證鋼中Si、Al合格,采用爐后除渣方式,Al回收率不穩(wěn)定,模注生產(chǎn)過程使用加高帽口、碳化稻殼,鋼材易出現(xiàn)點偏、縮孔等缺陷,并且表面質量差,成材率低。近年來,為解決上述問題,國內有些企業(yè)在小方坯上連鑄機上連鑄38CrMoAl鋼得以成功。但因38CrMoAl鋼中含鋁量是常規(guī)鋼種的30倍左右,采用連鑄后工藝因鋼中Al含量高易出現(xiàn)水口結瘤,影響連澆。 總之,38CrMoAl鋼連鑄水口結瘤、鑄坯表面質量差、低倍點狀偏析是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并且鑄坯尺寸越大,鋼材點狀偏析越嚴重。 為解決上述問題,滿足生產(chǎn)大規(guī)格38CrMoAl鋼材的要求,我們試驗開發(fā)了大方坯連鑄機連鑄38CrMoAl工藝,并長期量產(chǎn)。
2試驗工藝流程和工藝
2.1試驗的工藝流程
70tCONSTEEL EBT EAF→70tLF(VD)→弧形R16.5m,250mm×280mm、410mm×530mm兩斷面大方坯連鑄機。
2.238CrMoAl鋼成分控制目標
38CrMoAl鋼成分控制目標見表1。
表1成品化學成份(單位:%)
2.3冶煉工藝
2.3.1Consteel電爐
鋼鐵料由統(tǒng)料和生鐵(或鐵水)組成。出鋼溫度≥1620℃,出鋼時嚴禁下氧化渣。鋼包火數(shù)≥3火;不允許使用冶煉含Si鋼后的鋼包。合金和渣料隨包烘烤,烘烤時間≥40min,不允許使用Si-Fe和Si-Mn合金;合金先按42CrMo配入。不加鋁以外的脫氧劑和脫硫劑、精煉劑,粗脫氧鋁3kg/t鋼。
2.3.2LF精煉爐
白渣保持時間≥30min,調渣時不許用炭化硅和Si-Ba等含Si的原料。取全分析樣溫度≥1570℃,根據(jù)分析結果調整(除Al和Si)合金,合金調整完畢后升溫至1600℃~1610℃停止加熱,大氬氣攪拌,加鋁錠,鋁按100%回收控制到0.95%~1.00%,吊包前軟吹氬時間保證15min。連鑄的吊包溫度:1590℃±5℃。
2.4連鑄工藝
鋼包上臺溫度:1590℃~1595℃。中包大火烘烤≥5h。長水口與大包之間采取氬氣環(huán)保護。連鑄時中間包采用無碳中包覆蓋劑、結晶器采用38CrMoAl鋼專用保護渣。采用4#冷卻曲線。液相線溫度1510℃。中包過熱度≥40℃。拉坯速度:根據(jù)過熱度拉速控制在0.8m/s~1.0/s。電磁攪拌:M-EMS300A,3HZ;F-EMS300A,12HZ。
連鑄坯應進行坑冷,坑冷時間≥24h。
3試驗效果及分析
3.1爐渣變化及鋼中Al回收率
精煉過程爐渣樣分析結果如表2。
表2 精煉過程爐渣樣分析結果(單位:%)
通過表2分析,與冶煉一般鋼種相比,爐渣成分發(fā)生變化。因冶煉控制了入爐Si質材料,渣中堿度平均提高8左右,SiO2平均降低20%左右,Al2O3平均提高15%左右。在LF精煉爐取全分析時,鋼中Si(0.13%~0.15%),為保證鋼中Si合格,在吊包前補加了Si-Fe。說明過程有效地控制了鋼中Si,為合金化加Al提供了工藝保障。
在此工藝下,鋼中Al回收率平均97.6%。
3.2鋼中氣體
鋼中氣體分析值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由于冶煉38CrMoAl盡可能避免Si質材料入爐,采用Al粉脫氧,鋼中氧較一般鋼種低。L-1φ40mm材、L-2[O]是在加完合金Al后的結果,故[O]較低。鋼中[H]較一般鋼種相當。
表3 鋼中氣體分析值
3.3鑄坯質量
連鑄坯進行坑冷,表面質量良好,無夾渣、裂紋等缺陷(酸洗后的連鑄坯表面見圖1、圖2)。連鑄坯試片無缺陷,質量評定結果見表4。酸洗后連鑄坯試片情況見圖3、圖4、圖5。
表4 鑄坯質量評定
圖1 鑄坯表面質量
圖2 鑄坯表面質量
圖3 鑄坯酸洗試片(S1)
圖4 鑄坯酸洗試片(S2)
圖5 鑄坯酸洗試片(S3)
圖6 浸入式水口澆鋼后外貌
3.4鋼中各成分及偏析分析
在鑄坯橫斷面沿中軸十字交叉由上至下、左至右取18點,中心位于5、15點,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鋼中成分(單位,%)
從表5中可以看出,與成分較為均勻的成品結果相比,連鑄坯中的P、S、Mn、Cr、Mo、Si元素偏析不大,而連鑄坯中由外向內C顯示出正偏析,Al顯示出較大趨勢的負偏析(見表6),由此判斷:C、Al比重較小,該鋼種的鋼水在結晶器中進行了選分結晶。從理論上講,38CrMoAl粘度較大,不屬于裂紋敏感性鋼種,因此,在實際連鑄生產(chǎn)中,為避免C、Al兩元素出現(xiàn)大的偏析,可探討增大比水量的可能性。
表6 鋼中成分偏析(單位, %)
3.5水口堵塞情況
L-1-6六連澆結束后,對1、2、3流浸入式水口進行了破壞觀測(如圖6)。與2連澆結瘤水平大致相當。在連澆過程中浸入式水口較為正常,未出現(xiàn)結瘤。第3爐(L-1)3流浸入式水口曾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但經(jīng)提高拉速之后,堵塞有所改善。
3.6產(chǎn)材檢驗結果
連鑄坯的加熱、軋制執(zhí)行現(xiàn)38CrMoAl工藝。產(chǎn)材檢驗結果如表7,低倍檢驗結果如表8,高倍檢驗結果如表9。軋后φ40mm材表面見圖7、圖8,材表面無大缺陷,稍加修磨可上交。材經(jīng)探傷無缺陷。
由表8、表9看出,檢驗結果符合標準要求。
表7 試驗38CrMoAl力學性能
圖7 38CrMoAl材表面
3.7成材率比較
38CrMoAl連鑄后,成材率94%,比715kg模鑄錠型成材率平均80%提高14%。
4結論
通過在250mm×280mm、410mm×530mm兩斷面大方坯連鑄機6連澆38CrMoAl鋼試驗結果證明,產(chǎn)材后檢驗指標符合標準要求,達到了試驗目的,為連鑄38CrMoAl大方坯量產(chǎn)及擴大38CrMoAl產(chǎn)材規(guī)格提供了依據(jù)。
連鑄38CrMoAl,連澆過程基本正常,基本未出現(xiàn)水口嚴重堵塞現(xiàn)象。與模鑄相比,可提高成材率14%,可大幅降低生產(chǎn)成本。